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李鲲、伍岳)多位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4日接受采访时建议,我国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除了政府执法检查之外,第三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我国中药材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较低、来源复杂,鱼目混珠现象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使用传统药方感觉作用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目前政府检查大多是抽检,点少面窄,因此急需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批量检测,保证进入市场的中药材质量。” “政府执法检查不能代替第三方检测,政府的检查旨在防止违法犯罪,而第三方检测应该成为中药材进入市场的资质、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说。 闫希军表示,与政府监管部门设立的检验机构相比,中药材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受区域和行政层级的影响,实验室可以建在药材主产区、药材专业市场,能及时、便捷、有效地服务于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各环节。 张伯礼也表示,药品药材的第三方检测在国际上已是惯例。我国设立中药材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可以评估药材质量,还可以帮助药农科学种药,为药农与下游企业对接搭建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安全运转和可溯源。 闫希军说,我国目前有一些中药材第三方检测试点机构,但总体来看,中药材的三种质量检验检测形式,即企业内部自检、政府执法检查和第三方检测缺乏协调统筹。他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在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与专业化药材市场加快布局市场化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实验室,政府加强对检测机构的评估和监管,各司其职,层层把控,保证中药材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