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供给侧改革成为年度热点,“电子商务”这一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始终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能。人类社会迈入互联网时代,从个人到企业几乎都随时在线,而在线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流,就是为了交易,或是为了交易的交流。当午夜刷刷手机屏,当个剁手党的购物方式成为主流,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该何去何从? 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09年,那个网购还未蔚然成风的年代,淘宝迎来首届“双十一”,并以单日5200万的销售额刷新了业界记录。自此,每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以惊人的速度毫无悬念的一次又一次刷新着记录,2016年1207亿的成交额比09年翻了2300倍。“双十一”的势头刚过,各个国际跨境电商纷纷抢占“黑色星期五”高地,延续“双十一”大促态势。 2016年16家电商平台“双十一”1770亿元的交易规模已然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件大事。1770亿意味着网购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了现代人的消费方式;6.57亿物流订单意味着物流企业的快速升级。24小时,近5亿人的消费体验,千亿级的消费力助力供给侧改革。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电商的强势崛起解决的是优质供给问题,扩大了消费总需求。 与电商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业街百货商场实体店的门庭冷落。当购物可以通过刷刷手机屏解决时,传统百货便只能谋求转型,联姻电商、推O2O模式、还是提高自营比例……实体店究竟该如何破局蝶变成功突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流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未来5年内,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例如:地下一层的滑冰场与儿童乐园以及顶层的餐饮服务区的人来人往;大润发成立“飞牛网”、百货大佬王府井自建“王府井网上商城”;阿里直接入股银泰商业,以便O2O 战略的落地;京东宣布与永辉超市达成战略合作,开启O2O 层面的合作……可见新老结合的商业模式逐渐成为传统百货转型的最优选择。 “老经济+新机制”或促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真正的互联网经济实际上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只有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由传统百货的变迁可以预见诸如制造业类的“老经济”未来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观察家、《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得益于供给侧改革框架下的政策措施,中国新经济迎来空前发展机遇。 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过剩,而高质量、高价值产能不足,高质量、高层次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消费需求不旺,而互联网正是把商品和服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全部打通,以需求端拉动生产制造。立足痛点才能找到“爆点”,随着在线支付、物流配送、大数据应用等短板的逐一补齐,“互联网+”等概念上升至国家战略,不论对实体经济还是电商平台来说,只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以新技术带动实体经济,也就是让“老经济”搭乘“新机制”的列车,从而迸发新的增长动能,刷新中国速度。(作者:相均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房琳洁,人大重阳实习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