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陈凯茵 当个人信息变成流通在黑色地带的商品,公民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却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互联网信息大爆发的时代,谁来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事件回放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只需要花费700元钱就能买到同事的各种个人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甚至网吧上网记录信息,只要有人付钱,就可以轻易被查到。此外,四大银行存款记录,手机实时定位,手机通话记录,他们也都能查到,而且声称7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软件为这样的服务提供担保,整个交易已跃升到了“平台化”的地步。(12月12日南方网) ——网友评论 @一花道人:作为一个老百姓,有一万种办法要去做以保自身隐私尽可能不被泄漏。可是只要有一个遗漏就还是功亏一篑。这事就像是我们把短板一个一个补好了,发现这桶根本没底。 @苏七戈丶:我国公民的身份信息已经逐渐变成一种透明,简单到手机号,复杂到登机信息,聊天工具好友,各种莫名其妙的诈骗无时不渗入生活里,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的有自己的隐私,也真正的享有自己的权利。 ——相关事件 最近黑市上流通着12G疑似京东的数据包。数据信息包含用户名、密码、 QQ 号、邮箱、手机号与身份证。一些地下渠道,已经开始对数据进行明码标价交易,价格从“10万到70万”不等。(12月11日 一本财经) ——编辑有话说 我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7 亿多中国人“入网”,我们的个人信息早就通过各种渠道上传到“云端”。然而,随着近年来各类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曝光,我们的各类个人信息似乎已经被放置入一个透明的盒子中,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被随时提取。 个人信息泄漏的危害有多大?往小了说会导致骚扰电话短信的爆发。往大了说则变成电信诈骗的源头。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 令人不安的是,泄露的个人信息数据正明目张胆地进入地下黑色产业链,被明码标价反复售卖,居然还呈现出“平台化”“专业化”的趋势。 而更为“细思极恐”的是,泄漏的个人信息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乃至刑事犯罪。但由于高昂的维权成本,让许多受害人只能转而向平台进行举报和投诉,最后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除了获得一些不痛不痒赔偿,或者声明甚至“零回应”之外,再无其他。与此同时,个人信息的外泄之路也并未因此而停止。 黑色产业链上的不法分子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无非是违法成本过低。尽管《宪法》以及诸多法律上都明确规定公民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但这些法律规定仍“停留”在一种原则性规定,司法实践操作性较差。强化个人隐私权法律治理和保护已成为信息时代的迫切课题。 网络安全本该是互联网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互联网行业发展步伐迈得很大,不应当忽视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泄露技术手段方面的遏制同样刻不容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