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企业文化 查看内容

解密“央企合并潮”

2015-05-1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445| 评论: 0|来自: 国资报告

摘要: 【写在前面】南车北车合并传闻的坐实,触发了市场深处的一连串“机关消息”,一时间烟雾弥漫、真假难辨。对“央企将迎来重组潮”的理性分析,逐渐演变为“一大波央企合并潮即将来临”的臆测,进而变成了“政府正强行 ...


 9.有人说,强强联合必然形成超级垄断,从而阻碍中国市场化进程,是历史性倒退。        
       这个说法过于武断。判断垄断的作用是否积极,还要看全球市场、国家利益和效率与创新的真实情况。        
       详解: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社会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中,各国都面临的难题,它还有个专有名词,叫“马歇尔冲突”。        
       美国被视为全球反垄断最严厉的国家,但美国向来是对他国企业严,对自家企业宽,其判断垄断的角度值得思考:1996年,世界航空“老大”波音公司与“老三”麦道公司合并,其市场份额占美国市场100%,占全球民用飞机市场65%,大大超过反垄断立案调查标准,但合并最终被放行;1975年成立的全球最大软件商微软,经常被推上反垄断法庭,但2001年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却最终被驳回;2004年,美国最大家电企业惠而浦并购第三大家电企业美泰克,惠而浦将因此占有美国白色家电70%的市场份额,此案同样被批准。        
       这三起合并案,说明了美国评价垄断的标准发生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维护国家利益、维护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成为新视角:惠而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LG、日本松下、中国海尔,合并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率;波音麦道合并后,成为欧洲空客的有力竞争者;对于以知识产权和知识创新为基础发展起来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微软,美国最终决定保护创新,对其市场份额听之任之。        
       在日本,曾经在1950年被一分为二的旧日本制铁公司,在1970年再度合并为新日铁,成为当时日本最大的钢铁托拉斯集团。该合并案因为被认为阻碍竞争,而引发了波及全国的争论。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教职研究员大桥弘回顾这场争论时发现,规模经济与竞争有时候也能不谋而合:“近来,创新和规模经济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变得更加重要,在半导体等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产业,市场份额也可以视为显示效率效应的指标。如果效率高,降低销售价格的余地也就增大,可以促进竞争。”        
       此外,日本学界的研究发现,在统一市场里,企业的竞争对手有1~2家时,产品创新的概率最高,竞争对手进一步增加对创新并没有好影响。这恰恰回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央企强强联合的重要前提: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化的,那么你便具备了合的资格。
       因此,评价强强联合形成的垄断是否伤害了竞争、牺牲了效率,还要根据国际竞争形势、其所在产业等各方面更全面地考量。  
10.在央企强强联合的问题上,政府应扮演怎样的角色?会强行捏合吗?
       政府是规划者、研究者、推动者,中外皆然,无所谓政企不分,但政府不做违背规律、强行捏合的“霸道总裁”。国家战略与市场规律是强强联合的“双轮驱动力”。        
       详解: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高科技为导向的产业升级日益加快,中国新一轮产业重组已经启动。政府是规划者,肩负国内安全、国际竞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命的央企是执行者,国家通过央企输出影响力,维护和提升国家利益。        
       现阶段,央企在实现国家战略上要扮演更大更重要的角色。“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经济复兴;“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一带一路”的落实,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央企都义不容辞,强强联合也是央企承担国家战略、顺势有为的应有之义。        
       大企业承担国家战略,中外皆然。二战后30年间,日本经历了多次企业重组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企业合并成为主要特征。在日本市场规则还不完善的时期,企业合并涉及到的产业转型、产权调整等复杂问题,完全靠市场调节是做不到的,因此更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日本政府深刻认识到战后日本经济的落后,因此不惜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由竞争,以换取鼓励大型企业之间通过强强联合获得整体优势。战后经济恢复阶段,日本政府实行“重点生产”的方针,将生产的重点集中在煤炭、钢铁和电力等部门。围绕这一方针,日本政府积极贯彻一系列的经济干预政策,以促进企业集团的重组。包括设立“复兴资金”和“美元对等资金”,努力解决重点企业的资金困难;通过日本银行和开发银行等特定金融机构确定优先贷款顺序,实行重点企业资金优先供给。        
       日本的干预和美国反垄断放行并非国家意志推进大企业强强联合的特例。2003年,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合并,成为俄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私营石油公司,背后是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支撑;2007年,法国国有“法国燃气公司”和私营“苏伊士水务公司”联手打造一艘欧洲巨型“能源航母”,萨科齐政府可谓不遗余力。高粱指出,“美国欧洲在民航飞机竞争上,总统、高官出访,都是捎带着做推销员,推动航空业战略合作。你说这是政企不分吗?”        
       王梦恕则更直接的指出:“政企分家是错误的,铁路就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战争年代,铁路就是为国家服务。”        
       国家战略的驱动也离不开市场规律。中国央企的合并基本上经历了“自愿重组、国资委主导、成熟一家重组一家”三个阶段。相关政策和领导指示证明,放眼全球经济的中国政府一直认为,强强联合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罔顾市场规律、随意强行捏合央企强强联合的“霸道总裁”风格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条件成熟,时机正好,政府便可遵循规律、顺势有为,既得利益者也阻挡不了。        
       2006年,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强强联合要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12年底,时任国资委主任的王勇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企业联合重组,研究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和联合重组方案,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合资、合作、产权流转和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沿产业链、价值链调整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南北车汇报时,也一再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企业稳定运营,促进效益提升。        
       国资委主任张毅在去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讲话指出:“国务院国资委要带头自我改革、自我革命。……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把该放的坚决放到位,把该给的坚决给到位,同时对该管的也要管到位。”        
结语:条件成熟的强强联合将适时出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与世界、国家、产业都息息相关,企业的战略创新发展也与整体经济形势紧密相连,企业重组也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最典型的就是经济危机开始的头几年,扩张性重组会陷入低迷;而随着经济复苏,将会出现一波兼并潮。
       如今,中国企业正在迎来与全球企业接轨的重组时期,兼并、分立、剥离等各类重组动作的频率都会升高,由内而外地革新将引导央企做优做强做大。
       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国家战略、市场规律双轮驱动下,具备竞争对手国际化、产业发展有潜力等条件的央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将会适时出现。
       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两个大企业合并,就像是两颗行星的碰撞,最重要的是“战略协同”,要融合,不能碎裂。协同就是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其中增值部分的产生来自于协同。没有战略上的协同就不会出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运营效率的提升。因此,强强联合是一件在任何环节都要慎之又慎的大事,合则必成,否则代价太大。这不是那些炒作者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不好玩。
123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