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现代企业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现代企业网 资讯 今日聚焦 查看内容

十九大后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

2018-02-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11| 评论: 0

摘要:  作者: 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现代化的目的是要解决人类所受到的自然的束缚和物质匮乏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美 ...

 作者: 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现代化的目的是要解决人类所受到的自然的束缚和物质匮乏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美好生活。所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提高民生福祉。但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物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目标和本质,而人的发展反倒成了工具和手段,从而违背了民生之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发展的本质,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战略指向。

  经济发展必须以民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生命是一切价值的根源,也是一切价值的归结点,生命价值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价值,而民生的最基本精神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中国古代经典《左传》说:“事以厚生,生民之道。”这里,“生”就是生命,民就是“生民”,而民生就是人民的生产、生活、生计的方方面面。所以,一切政治、经济、社会的活动,都最终要归结为民生的考虑。

  民生既是人们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民生以生民的生命价值为核心,以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基础,即首先考虑的是生民的生存和发展——“生民之道”。“生民之道”就是从对人的生命关怀到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注,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在人民生产和生活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提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就是人民群众在生存和发展基础上的意志表达和实现的权利。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道洽政治,泽润生民。”

  经济发展必须以民为本。在这里,“民生”是价值基础,而“民本”则是价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正确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实现从外在目标向本质目标的转向。具体说,就是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新时代要把对人的尊重与自身的价值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现代生产重在物质资料的增加,即通过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高效率的利用,使社会产出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这是工业化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生产目的的异化,即生产从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最大化利润和高速度增长。追求高速度增长的经济体制和模式下,也必然异化为片面的经济效率和GDP指标。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往往遭到忽视甚至被遗忘。

  生产目的的异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比较了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指出:“根据古代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可以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物使之符合人自身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劳动创造快乐、幸福和美感。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了,人的劳动能力成了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进一步成为可变资本,而劳动过程也就转变为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转变,人成了工具,即生产物质产品的工具、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创造利润的工具。总之,目的成了手段,本质成了工具,人成了“倒置之民”。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一伟大命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都在加速工业化和经济增长,GDP成了竞相追逐的目标,而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等问题遭到严重的忽视。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出版《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价值为尺度的新发展观。佩鲁认为,人类社会必须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念,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核心价值,而将所有的经济物化过程仅仅作为人发展的手段。他指出:“市场是为人而设的,而不是相反;工业属于世界,而不是世界属于工业;如果资源的分配和劳动的产品要有一个合法的基础的话,即便是在经济学方面,它也应依据人为中心的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进一步确定人在发展中的位置,即重视“人是目的”的观念,将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标尺,集中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宗旨上来。只有把人的尊重与自身的价值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才具有意义,而且只有使社会各方面获得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才能得到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不断地增进民生福祉,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美好生活具体体现为生活和消费的质量。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逐渐转变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和消费。总之生活福祉是发展的目的,消费满足是生产的目的。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目的而只有利润才是目的。如果没有利润,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就停止了,因为没有人仅仅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要而从事生产。所以,一切生产方式的设计,生产过程的组织,都围绕着利润这个中心。这就是生产的异化。在这里,消费变成了满足生产的手段,人不是消费的主体而是消费的奴隶。与此同时,人的需要中的精神因素正丧失殆尽,精神文化需要正在蜕变为物质需要的形式。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重新建立以生活和消费为目的的生产,即以满足民生福祉为目的的生产。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总是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而且日复一日地产生着层出不穷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环境生态的意义,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总之,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切发展都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一方面关注人的自然生命发展,包括生命的健康、知识的丰富、智慧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关注人的精神的发展,即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的发展,包括道德水平、价值观念、社会信仰,以及人们对于未来的梦想。而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则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来源: 人民论坛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京ICP备17002330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053
北京慧谷天和国际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010-88153386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返回顶部